第一章 小生来也
推荐阅读:万界融合:我能调控爆率、热爱篇章、异界奇遇奇葩故事、大宋河山、星铁,从雅利洛开始的法师之旅、喜羊羊时空大冒险、修仙界魁首,小师叔杀疯了、武功尽失,只能去当魔法师了、清风惊鸿客、太好了,是变态邻居,我们没救了、
&&&&风华谷,地处幽僻,正当盛夏时节,远近葱茏,景色如画。
&&&&在山谷的东侧,有个竹林簇拥的院,祁家祠堂。
&&&&往西两、三里外的山坡上,坐着几十户人家,便是祁家村。
&&&&这日下午,天气稍显闷热,一丝风儿都没有,静谧的山谷也仿若在昏昏欲睡。
&&&&“吱呀——”
&&&&便于此刻,原本安静的祠堂,突然大门洞开,有人拎着个孩子冲了出来,吵吵嚷嚷:“东西,不听讲学也就罢了,还敢捣乱,戒尺伺候……”
&&&&以先生自称者,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书生,头束髻,身着青布长衫,面颊消瘦,剑眉入鬓,鼻梁挺括,两眼有神,再加上白皙的肤色,本该是个清秀的模样,此时却是一副咬牙切齿、气急败坏的嘴脸。孩子六七岁,虎头虎脑,扎着三根冲天辫,被拧着耳朵,兀自不肯屈服,呲牙咧嘴叫道:“哎呦呦,先生若敢打人,俺回头便寻祖父告状……”
&&&&转眼之间,大门里又跑出来四五个孩子,一个个笑嘻嘻的,满脸的顽皮与淘气。
&&&&书生的右手还真拿着一把戒尺,高高扬起,怒道:“告状便告状!收拾不了你这个东西,本先生卷铺盖滚蛋……”他一把抓过孩子的手,便要加以惩戒,谁料家伙甚为机灵,竟然顺势手臂一抬。随之,一道红光倏然而出。
&&&&那是一条尺长的蛇,通体带着炽烈的火焰,突如其来,煞是惊人!
&&&&书生吓了一跳,急忙躲闪,情急之下,便是戒尺都给扔了出去。
&&&&孩子伸手撮口吹了声唿哨,那蛇凭空急转,像是火光倏然来去,瞬间入袖中不见了!他得意一笑,转身跑远了。余下的几个孩子嘻嘻哈哈随之逃学,原地只剩下狼狈不堪的书生在搓着双手,满脸的无可奈何。
&&&&有笑声传来:“呵呵!山里娃,浑天不怕,竟将赤焰蛇当做了玩物……”
&&&&书生正自郁闷,两眼一翻:“祁散人,莫要幸灾乐祸!”
&&&&祠堂的门前,多了一个男子,半百年纪,须灰白,相貌清癯,身着破旧道袍。许是年岁大了,或是摔伤了腿脚,他拄着根拐杖,摇了摇头,似有不屑道:“为人师表,该当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才是!如你这般性情浮躁,绝非安贫乐道之人。恕我直言,你又何必为难自己呢!”
&&&&书生被人揭短,急忙辩解:“本公子混口饭吃不容易,彼此彼此……”
&&&&老者姓祁,名不祥,自称散人,据是个游方的道士,因擅长医道与占卜之术,并倚仗着与祁家村的村民同姓,得个看守祠堂的差事。书生同样是流浪至此,且无处可去,这才被祁家村留下来当了教书先生,而不得不整日里与几个顽童打交道。这两人境遇相仿,本该相互体恤,谁料自从相识以来,却彼此嫌弃。
&&&&不过,话一半,门前人影却没了。
&&&&书生哼了声,转身捡起了戒尺,又悻悻回头张望,这才晃晃悠悠走进祠堂的大门。
&&&&暂时的喧闹随之隐去,四周重归宁静。
&&&&正对着院门的一间大屋子,便是祠堂正厅,里面摆放了几张案几,兼做了村子的学堂。东侧的两间厢房与一间灶房,为书生与祁散人吃饭睡觉的地方。挨着灶房,有古树遮荫,婆娑的枝叶中,阵阵蝉鸣聒噪不休。院子的角里,则点缀了几簇色彩鲜嫩的花草。僻静所在,恬适悠然;闷热时节,生趣自在。
&&&&祠堂后还有个不大的院子,另有角门通往院外的山坡。
&&&&书生走过灶房,见祁散人已在忙碌着晚饭。他勾着头看了看,暗自腹诽。
&&&&整日里不是野菜汤,就是野菜饼子,如此寒酸,着实叫人苦不堪言。怎奈学堂先生的佣金微薄,纵有不满,也只能忍着。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与祁散人搭伙,每日饭来张口,倒是省了自家动手。
&&&&书生还想埋怨几句,忽而觉着有雨点下。山间阴晴不定,恰是多雨时节。他越过祁散人的那间房门,径自回到了自己的屋子。
&&&&屋内陈设简陋,无非木榻、桌椅而已。一侧的墙上,挂着一把带鞘的短剑,一尺多长,却锈迹斑斑,看起来很是破旧而毫不起眼。
&&&&书生走进屋子,直接倒在榻上。眼光无意间掠过那把短剑,他顿时觉着有些烦乱,索性闭上双眼,默默想着心事……
&&&&不知不觉,已在外漂泊了两年多。曾经的意气风,也早已泯灭殆尽。来到风华谷的时候,身上的盘缠终于所剩无几。如今只得装作读书人,且厮混度日。尚不知今夕何夕,来年何年……
&&&&雨声渐浓,天色渐晚。
&&&&熟悉的喊声从门外传来:“无先生,开饭了……”
&&&&书生也不答应,懒懒起身,穿过房檐,迈步进了隔祁散人的屋子,一张桌子上已摆好了碗筷,还有一盆汤与四个菜饼子。他背门坐在凳子上,伸手拿起菜饼子咬了一口,随即昂起一张苦脸,没精打采地咀嚼起来。
&&&&祁散人坐在对面,拿起勺子盛了两碗汤,不满道:“如此饭来张口,该当知足才是,莫以为老道我就该伺候你,年纪轻轻的也不怕折寿……”
&&&&书生没作多想,接过汤碗一饮而尽,随即拿着半只饼子转身便走。而人到门口,觉着嘴里的味道苦涩,禁不住抱怨道:“本公子没病没灾,才不稀罕你的汤药……”
&&&&屋里子只剩下祁散人,昏暗的灯光下,他显得有些孤单寞,便是浑浊的眸子都没精打采,却又缓缓抚须,淡淡自语道:“此乃九叶草、地黄、地芝、乌、灵参,再加上甘杞等熬制,有壮阳健身之功效!无咎、无先生,只能怪你肉眼凡胎,不识其中的妙用啊……”
&&&&无咎,便是书生的姓氏名讳。
&&&&书生回到屋里,顺手掩门,也不点灯,胡乱几口吞下了菜饼子,接着蹬掉鞋子上了木榻,仰面朝天躺了下去。
&&&&到祁家村的两个多月以来,虽度日艰难,却也吃得下睡得着。至少有个避风躲雨的地方,且知足常乐吧!不过,每当饭后,都觉着通体热,且……
&&&&他伸手往下摸了一把,不出意外,又是硬棒棒的。唉,这般凄风苦雨的日子里也不消停,熬煞人也!
&&&&一阵胡思乱想,书生渐入梦境……
&&&&依稀仿佛之中,犹在国都郊外与友人结伴游玩。
&&&&那日天光正好。只见西泠碧波万顷,柳岸丝绦如絮,车马游人如织,阵阵春风微醺。忽有一骑循着堤岸飞奔而至,未到近前便已“扑通”坠地,竟是浑身是血的家丁,临死前抛过来一把短剑,并声嘶力竭大喊:“老爷遭难,公子逃命……”
&&&&又是一个黑夜,成群的兵马尾随而至。书生荒而逃,却意外来到一处悬崖之上。与之同时,几道人影冲到近前。而远处还有人凌空追来,那闪动的剑芒在夜色中分外夺目。他“砰”的一拳砸翻了逼近的兵士,又抬起一脚踢飞了刺来的长枪,昂起头来冲天啐了一口,悲壮的神情中尽是不甘与无奈,随即纵身跳下悬崖……
&&&&书生,或是无咎,猛然惊醒,怔然半晌,幽幽长吁了下,缓缓翻个身子,便要接着入睡。
&&&&恰于此时,有“砰、砰”声响传来,彷如天际雷鸣,时而遥远,时而近前……
&&&&无咎没有在意,伸手捂着双耳。不过瞬间,他又诧然惊起。
&&&&那愈急切的动静,并非雷鸣,而是叩击祠堂大门的响声。
&&&&隐约之间,似乎有人呼唤……
&&&&这大半夜的,闹啥鬼名堂?
&&&&要知道风华谷地处偏僻,罕有外人至此;且祠堂独居村外,素来清静。如今夜深雨浓,究竟是何人前来相扰?不会真是山妖鬼怪吧……
&&&&“砰、砰——”
&&&&无咎犹在错愕不已,叩击门环的动静愈来愈急切。他睡意全无,抬脚下榻,慌乱点燃了油灯,不忘抬眼一瞥。
&&&&桌上摆着一个琉璃沙漏,正是午夜时分。
&&&&无咎端着油灯便往外走,尚未挪步,又返身摘下墙上的短剑,胆气稍壮,这才开门出屋。
&&&&一阵风雨飘来,灯火摇曳欲灭。
&&&&无咎挥袖遮风,心往前。
&&&&那“砰、砰”的敲门声更显清晰,果然还有娇弱的嗓音在喊:“可有人在……”
&&&&叫门的,竟然是个女子?
&&&&无咎听得真切,禁不住松了口气。恰好途经隔门前,他悄声呼唤:“祁散人……”祁散人的屋子紧挨着灶房,距院门最近,应该早有察觉才对,却不见有何动静。莫非他人老耳背,没有听见叫门声?
&&&&门扇自开,微弱的灯火下出现一张人脸。乍然一见,形同鬼魅!
&&&&“死老道,你成心吓我……”
&&&&无咎猝不及防,着实吓了一跳,不及埋怨,连声催促:“且去瞧一瞧,有人叫门呢……”
&&&&祁散人却不为所动,兀自站着,伸出手指掐动着,不慌不忙道:“子时、雨夜,卦象水蹇,乃大凶之兆也!”他莫名其妙来了一句,竟将无咎推出门外,呵斥道:“关门睡觉,莫管闲事!”
&&&&无咎生被推了个趔趄,屋门已然“嘎吱”紧闭,即便伸手去推,也是纹丝不动。他意外之余,不解道:“何为大凶之兆……”
&&&&许是察觉到了院内的光亮,院外的呼唤声又起:“好心人,开门来!容我姐妹歇息片刻,自有厚报!”
&&&&咦!还是一对姐妹呢,或是赶路错过了宿头,这才无处脚,倘若闭门不纳,叫人于心何忍!
&&&&而这边念头才起,四下里风急雨骤。油灯倏然而灭,院子里顿时漆黑一片。
&&&&无咎又是一哆嗦,心头迟疑起来。
&&&&“哎呀、姐姐……”
&&&&“咳咳……妹子,既然主人闭门不纳,莫再为难人家……”
&&&&一声惊呼才起,紧接着便有更为柔弱无奈的话语从院门外传来。恍惚觉着,一对可怜的姐妹已然走投无路!这真是沦天涯无处归,偏逢冷雨添悲凉。而出门在外,谁又没个难窘迫的时候呢!
&&&&书生不作多想,冒雨跑向院门,应声道:“两位姑娘稍等,生来也……”
&&&&在山谷的东侧,有个竹林簇拥的院,祁家祠堂。
&&&&往西两、三里外的山坡上,坐着几十户人家,便是祁家村。
&&&&这日下午,天气稍显闷热,一丝风儿都没有,静谧的山谷也仿若在昏昏欲睡。
&&&&“吱呀——”
&&&&便于此刻,原本安静的祠堂,突然大门洞开,有人拎着个孩子冲了出来,吵吵嚷嚷:“东西,不听讲学也就罢了,还敢捣乱,戒尺伺候……”
&&&&以先生自称者,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书生,头束髻,身着青布长衫,面颊消瘦,剑眉入鬓,鼻梁挺括,两眼有神,再加上白皙的肤色,本该是个清秀的模样,此时却是一副咬牙切齿、气急败坏的嘴脸。孩子六七岁,虎头虎脑,扎着三根冲天辫,被拧着耳朵,兀自不肯屈服,呲牙咧嘴叫道:“哎呦呦,先生若敢打人,俺回头便寻祖父告状……”
&&&&转眼之间,大门里又跑出来四五个孩子,一个个笑嘻嘻的,满脸的顽皮与淘气。
&&&&书生的右手还真拿着一把戒尺,高高扬起,怒道:“告状便告状!收拾不了你这个东西,本先生卷铺盖滚蛋……”他一把抓过孩子的手,便要加以惩戒,谁料家伙甚为机灵,竟然顺势手臂一抬。随之,一道红光倏然而出。
&&&&那是一条尺长的蛇,通体带着炽烈的火焰,突如其来,煞是惊人!
&&&&书生吓了一跳,急忙躲闪,情急之下,便是戒尺都给扔了出去。
&&&&孩子伸手撮口吹了声唿哨,那蛇凭空急转,像是火光倏然来去,瞬间入袖中不见了!他得意一笑,转身跑远了。余下的几个孩子嘻嘻哈哈随之逃学,原地只剩下狼狈不堪的书生在搓着双手,满脸的无可奈何。
&&&&有笑声传来:“呵呵!山里娃,浑天不怕,竟将赤焰蛇当做了玩物……”
&&&&书生正自郁闷,两眼一翻:“祁散人,莫要幸灾乐祸!”
&&&&祠堂的门前,多了一个男子,半百年纪,须灰白,相貌清癯,身着破旧道袍。许是年岁大了,或是摔伤了腿脚,他拄着根拐杖,摇了摇头,似有不屑道:“为人师表,该当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才是!如你这般性情浮躁,绝非安贫乐道之人。恕我直言,你又何必为难自己呢!”
&&&&书生被人揭短,急忙辩解:“本公子混口饭吃不容易,彼此彼此……”
&&&&老者姓祁,名不祥,自称散人,据是个游方的道士,因擅长医道与占卜之术,并倚仗着与祁家村的村民同姓,得个看守祠堂的差事。书生同样是流浪至此,且无处可去,这才被祁家村留下来当了教书先生,而不得不整日里与几个顽童打交道。这两人境遇相仿,本该相互体恤,谁料自从相识以来,却彼此嫌弃。
&&&&不过,话一半,门前人影却没了。
&&&&书生哼了声,转身捡起了戒尺,又悻悻回头张望,这才晃晃悠悠走进祠堂的大门。
&&&&暂时的喧闹随之隐去,四周重归宁静。
&&&&正对着院门的一间大屋子,便是祠堂正厅,里面摆放了几张案几,兼做了村子的学堂。东侧的两间厢房与一间灶房,为书生与祁散人吃饭睡觉的地方。挨着灶房,有古树遮荫,婆娑的枝叶中,阵阵蝉鸣聒噪不休。院子的角里,则点缀了几簇色彩鲜嫩的花草。僻静所在,恬适悠然;闷热时节,生趣自在。
&&&&祠堂后还有个不大的院子,另有角门通往院外的山坡。
&&&&书生走过灶房,见祁散人已在忙碌着晚饭。他勾着头看了看,暗自腹诽。
&&&&整日里不是野菜汤,就是野菜饼子,如此寒酸,着实叫人苦不堪言。怎奈学堂先生的佣金微薄,纵有不满,也只能忍着。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与祁散人搭伙,每日饭来张口,倒是省了自家动手。
&&&&书生还想埋怨几句,忽而觉着有雨点下。山间阴晴不定,恰是多雨时节。他越过祁散人的那间房门,径自回到了自己的屋子。
&&&&屋内陈设简陋,无非木榻、桌椅而已。一侧的墙上,挂着一把带鞘的短剑,一尺多长,却锈迹斑斑,看起来很是破旧而毫不起眼。
&&&&书生走进屋子,直接倒在榻上。眼光无意间掠过那把短剑,他顿时觉着有些烦乱,索性闭上双眼,默默想着心事……
&&&&不知不觉,已在外漂泊了两年多。曾经的意气风,也早已泯灭殆尽。来到风华谷的时候,身上的盘缠终于所剩无几。如今只得装作读书人,且厮混度日。尚不知今夕何夕,来年何年……
&&&&雨声渐浓,天色渐晚。
&&&&熟悉的喊声从门外传来:“无先生,开饭了……”
&&&&书生也不答应,懒懒起身,穿过房檐,迈步进了隔祁散人的屋子,一张桌子上已摆好了碗筷,还有一盆汤与四个菜饼子。他背门坐在凳子上,伸手拿起菜饼子咬了一口,随即昂起一张苦脸,没精打采地咀嚼起来。
&&&&祁散人坐在对面,拿起勺子盛了两碗汤,不满道:“如此饭来张口,该当知足才是,莫以为老道我就该伺候你,年纪轻轻的也不怕折寿……”
&&&&书生没作多想,接过汤碗一饮而尽,随即拿着半只饼子转身便走。而人到门口,觉着嘴里的味道苦涩,禁不住抱怨道:“本公子没病没灾,才不稀罕你的汤药……”
&&&&屋里子只剩下祁散人,昏暗的灯光下,他显得有些孤单寞,便是浑浊的眸子都没精打采,却又缓缓抚须,淡淡自语道:“此乃九叶草、地黄、地芝、乌、灵参,再加上甘杞等熬制,有壮阳健身之功效!无咎、无先生,只能怪你肉眼凡胎,不识其中的妙用啊……”
&&&&无咎,便是书生的姓氏名讳。
&&&&书生回到屋里,顺手掩门,也不点灯,胡乱几口吞下了菜饼子,接着蹬掉鞋子上了木榻,仰面朝天躺了下去。
&&&&到祁家村的两个多月以来,虽度日艰难,却也吃得下睡得着。至少有个避风躲雨的地方,且知足常乐吧!不过,每当饭后,都觉着通体热,且……
&&&&他伸手往下摸了一把,不出意外,又是硬棒棒的。唉,这般凄风苦雨的日子里也不消停,熬煞人也!
&&&&一阵胡思乱想,书生渐入梦境……
&&&&依稀仿佛之中,犹在国都郊外与友人结伴游玩。
&&&&那日天光正好。只见西泠碧波万顷,柳岸丝绦如絮,车马游人如织,阵阵春风微醺。忽有一骑循着堤岸飞奔而至,未到近前便已“扑通”坠地,竟是浑身是血的家丁,临死前抛过来一把短剑,并声嘶力竭大喊:“老爷遭难,公子逃命……”
&&&&又是一个黑夜,成群的兵马尾随而至。书生荒而逃,却意外来到一处悬崖之上。与之同时,几道人影冲到近前。而远处还有人凌空追来,那闪动的剑芒在夜色中分外夺目。他“砰”的一拳砸翻了逼近的兵士,又抬起一脚踢飞了刺来的长枪,昂起头来冲天啐了一口,悲壮的神情中尽是不甘与无奈,随即纵身跳下悬崖……
&&&&书生,或是无咎,猛然惊醒,怔然半晌,幽幽长吁了下,缓缓翻个身子,便要接着入睡。
&&&&恰于此时,有“砰、砰”声响传来,彷如天际雷鸣,时而遥远,时而近前……
&&&&无咎没有在意,伸手捂着双耳。不过瞬间,他又诧然惊起。
&&&&那愈急切的动静,并非雷鸣,而是叩击祠堂大门的响声。
&&&&隐约之间,似乎有人呼唤……
&&&&这大半夜的,闹啥鬼名堂?
&&&&要知道风华谷地处偏僻,罕有外人至此;且祠堂独居村外,素来清静。如今夜深雨浓,究竟是何人前来相扰?不会真是山妖鬼怪吧……
&&&&“砰、砰——”
&&&&无咎犹在错愕不已,叩击门环的动静愈来愈急切。他睡意全无,抬脚下榻,慌乱点燃了油灯,不忘抬眼一瞥。
&&&&桌上摆着一个琉璃沙漏,正是午夜时分。
&&&&无咎端着油灯便往外走,尚未挪步,又返身摘下墙上的短剑,胆气稍壮,这才开门出屋。
&&&&一阵风雨飘来,灯火摇曳欲灭。
&&&&无咎挥袖遮风,心往前。
&&&&那“砰、砰”的敲门声更显清晰,果然还有娇弱的嗓音在喊:“可有人在……”
&&&&叫门的,竟然是个女子?
&&&&无咎听得真切,禁不住松了口气。恰好途经隔门前,他悄声呼唤:“祁散人……”祁散人的屋子紧挨着灶房,距院门最近,应该早有察觉才对,却不见有何动静。莫非他人老耳背,没有听见叫门声?
&&&&门扇自开,微弱的灯火下出现一张人脸。乍然一见,形同鬼魅!
&&&&“死老道,你成心吓我……”
&&&&无咎猝不及防,着实吓了一跳,不及埋怨,连声催促:“且去瞧一瞧,有人叫门呢……”
&&&&祁散人却不为所动,兀自站着,伸出手指掐动着,不慌不忙道:“子时、雨夜,卦象水蹇,乃大凶之兆也!”他莫名其妙来了一句,竟将无咎推出门外,呵斥道:“关门睡觉,莫管闲事!”
&&&&无咎生被推了个趔趄,屋门已然“嘎吱”紧闭,即便伸手去推,也是纹丝不动。他意外之余,不解道:“何为大凶之兆……”
&&&&许是察觉到了院内的光亮,院外的呼唤声又起:“好心人,开门来!容我姐妹歇息片刻,自有厚报!”
&&&&咦!还是一对姐妹呢,或是赶路错过了宿头,这才无处脚,倘若闭门不纳,叫人于心何忍!
&&&&而这边念头才起,四下里风急雨骤。油灯倏然而灭,院子里顿时漆黑一片。
&&&&无咎又是一哆嗦,心头迟疑起来。
&&&&“哎呀、姐姐……”
&&&&“咳咳……妹子,既然主人闭门不纳,莫再为难人家……”
&&&&一声惊呼才起,紧接着便有更为柔弱无奈的话语从院门外传来。恍惚觉着,一对可怜的姐妹已然走投无路!这真是沦天涯无处归,偏逢冷雨添悲凉。而出门在外,谁又没个难窘迫的时候呢!
&&&&书生不作多想,冒雨跑向院门,应声道:“两位姑娘稍等,生来也……”
本文网址:https://smmqy.com/xs/0/749/1180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smmqy.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