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 离开
推荐阅读:万界融合:我能调控爆率、热爱篇章、异界奇遇奇葩故事、大宋河山、星铁,从雅利洛开始的法师之旅、喜羊羊时空大冒险、修仙界魁首,小师叔杀疯了、武功尽失,只能去当魔法师了、清风惊鸿客、太好了,是变态邻居,我们没救了、
月上梢头
撤去牌局的四人终于聊起了正经事
她把景元娘的供状给刘栩看了一下,也拿出那张盖有刘茂官印的信件递了过去。
刘栩把信拿在手上,每个字都观察片刻,最后才断然说“此信字迹,的确是我父亲的。只是我父亲,他遣词造句却不是我父亲的习惯。而且..”
刘栩把信拿过来,指向了一个“瑜”字,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的祖母柳氏,单名就一个瑜字。所以我父亲每次写这个字的时候,都会避讳,可是这事没有太多人知道。”
裴疆迫不及待的挤过去看,还朝着她急不可耐地说“姑姑,是真的耶!”
刘栩双手把信奉还给她,却转而掏出另外一封信递了过来。
原来是她外祖父刘家家主,刘君云的亲笔信。
信中表扬了她刚正不阿,没有顾忌可能是她表哥就容忍了这等祸国殃民的事情,以及表示为了护卫她的安全,把刘家的一百五十骑兵给她捎了过来,以后就交给她使用了。
得到了表扬和礼物的人,清了清喉咙“现在情况大家都知道了,具体怎么办?大家也可以各抒己见。”
裴疆:“我觉得应该先去新安县城,带上新安县兵,免得假刘茂那边的人狗急跳墙!”
司徒恒:“我觉得假刘茂迟迟未归,背后之人是否已经知道我们识破了此局仍未可知?而真的刘大人此事必定是危机四伏,性命堪忧!”
刘栩:“司徒兄所言甚是,虽然家父为官理应为国尽忠,可是我毕竟身为人子,无法坦然面对失去父亲的可能。所以我请求两位殿下,立刻带兵去弘农营救家父。”说罢正身再行了一次大礼。
她:“大家所言甚是!”
既然定下了立刻奔赴弘农营救真刘茂,眼下就要连夜收拾行囊。
倒是陈允那边还在做曲辕犁的研究,她想了想,决定让几个小丫鬟和柳烜留下来陪着陈允继续做测试,顺便多做一套样板,出来以后由柳烜带着赶赴洛阳交给皇兄,毕竟这种利国利民的神器,还是要交给大BOSS才能更好的推广,让更多人收益。
黛儿坚决拒绝:“丹朱和碧儿可以留下来,可是我却不可以。殿下信任我升我为女官,我既然比几个小的多了几分荣誉,便也该比她们多担些责任。”
“我们家黛儿长大了,竟然懂得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司徒恒和刘栩同时喝了声彩,倒是把她吓了一跳。
抄袭不可取,她赶紧重申此乃道门前辈所作,反正不可解释的她都丢给道门背锅,谁让皇兄当时把她扔王屋山去驱邪,牛鼻子老道总不能只拿好处不承担责任吧?
反正这种玄学的东西,谁也没法让她真的拿出什么证据来。
谁让他们与道门无缘对吧?
九月初十,天刚刚破晓,他们一行人已经都收拾好了行李
一辆马车载了假刘茂,一辆马车载了怀孕的景元娘。
孟临单独护送景元娘,她把黛儿也留给景元娘,一来她可以帮忙照顾孕妇,二来也是黛儿骑术欠佳。
而她、裴疆、司马恒兄弟和陈阿牛带着假刘茂做急先锋。
所有人换上了胡服,按照她的要求绑好了裤脚,准备千里奔赴。
每天都来的小豆丁关小娘子准时出现,却发现自己这段时间的小伙伴已经要离开了。
两眼泪汪汪地瞧着她“裴娘子,你要走了吗?沅儿舍不得你。”
她掏出早已准备好的锦盒,交给关小娘子,用手捋了捋自己给她煎的齐刘海
“关小娘子是乖孩子,乖孩子不哭哦。裴娘子现在有正经事情要做。可是我会一直想关小娘子的!你也会一直想我对不对?”
哭成泪人的关小娘子疯狂地点头。
司徒慎不肯去告别,瞧见小伙伴来了,再也忍不住地小跑过来。
一边含着泪,一边拿出一个竹牌子,上面还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关字
“关小娘子!这个竹牌子给你,你不要忘记我,我以后赚钱了就回来看你!”
关小娘子接过去放在怀中,狠狠地点了点头。
小样,司徒慎这个熊孩子还挺有心思的,上次陈允给他们做扑克牌,他就拿着剩余的料子在那一个人磨来磨去,原来是做个吊坠哄妹子!
她特意交代陈允,以后把最开始的初代版本曲辕犁,留给关家村。
借宿了这么彼此间都有了感情,何况犁在关家村,小媳妇会回去告诉自家十里八乡的人的亲戚们。
他们会来关家村参观这个神器,去学习去模仿去宣传开来。
在孟临过来表示出发的时间点到了,再不出发就赶不上在太阳下山之前去到驿站借宿。
她只能狠心的推开怀中的关小娘子,利索的翻身上马。
甩了一鞭子,一马当先的奔了出去。
司徒慎也依依不舍地跟着大哥离开了关家村。
关小娘子在原地哭了好久,还是她母亲程氏亲自过来把她哄了家去。
关小娘子回家把裴惠娘给的锦盒打开,里面是一支赤金雕灵猴捧桃簪,做工精细,美轮美奂。
可是最令人吃惊的是压着的两个牌子,竟然是铜造的,这么两块铜已经是价值不菲,上头依稀还刻了几个字
可惜关小娘子识得的字不多,只能举着问亲娘程氏“娘,这个牌子上面写的是什么啊?”
程氏接过一看,两个牌子背后一个雕了双龙,一个雕了双凤,翻过正面一看
一块上刻“定王.疆”,一块上刻“长公主.荥阳”,程氏顿时两眼一花,战战兢兢的放回锦盒
不敢隐瞒,马上告知了丈夫关大牛和公公关大。
于是关家村有牌面的人都被叫了去祠堂里集合
关大坐在主位,满脸喜色
关大牛紧紧抱着锦盒,就怕一失手砸了,得罪了天下最贵的贵人,小命就怕保不住了
关小娘子一脸懵逼,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被亲妈换了一身新衣服,带来了祠堂。
关家村的女孩据说只有在出生的时候会被抱过来祠堂,上族谱,禀明祖宗,
可是关小娘子这次却被带来了祠堂,还被坐在主位地爷爷关大抱着。
这往常都是嫡亲哥哥关文才有的待遇。
关大清了清喉咙,摆了摆手,喜气洋洋地说“乡亲们,我们关家村时来运转了。原来前些日子借助的贵人,竟然是京城里的定王殿下和荥阳长公主殿下。”
底下顿时像炸开了
“我的乖乖,裴公子和裴娘子两兄妹竟然是皇帝老儿的儿子和女儿?”
“瞎说,是陛下的妹妹和儿子,我上次听见裴公子唤裴娘子“姑姑”来着”
“我的天啊!我上次竟然还敢和王爷、公主讨价还价?”关四牛吓出了一身冷汗,差点摊在了地上,还是隔壁的关六牛扶了四哥一把。
“原来裴娘子是公主吗?难怪她什么都懂?”关小娘子悄悄地在爷爷耳边问
“那是当然!陛下是天定的人间帝王,公主便是天上仙女下凡!”关大理直气壮地回答。(裴惠娘:我不是!我没有!你瞎说!)
特别是在展示了那两块令牌和金簪以后,关家村祠堂的热闹更是上了几分。
大家争相蹭王气,本来关四牛想下手摸一下,还没碰到就被大哥关大牛狠狠赏了一手刀。
关大牛冷冰冰地说:“这可是两位殿下赏给我们家小沅的,万一被你碰坏了,以后两位殿下追究起来可是要诛九族的!”
关家村的人基本上都在关小娘子的九族之内,闻言差点要把关四牛用眼神分尸了。
二哥关二牛最是聪明,从九族突然想到了关四牛:“还好两位殿下不介意,四弟还想坑蒙拐骗两位殿下,要不是人家大度,咱们就要像过年庙会的戏文里被诛了九族!”
整个祠堂一听,都是要沸腾了!想到自己的小命可能因为关四牛不保了,几个哥哥关大牛、关三牛当即拍板接下来要好好教育四弟,底下的几个弟弟五牛和六牛,也用那种恶狠狠的眼神瞅着关四牛。
关四牛:我...我还没坑成功啊!哭!
特别是知道两位殿下把两个神器都留给他们关家村,关四牛在村子里的日子更加难过了。
村民嫌他坑蒙拐骗恩人,家人嫌他没有抓紧机会像关小娘子一样抱上大腿。
否则说不得那金簪就是自己的了对吧!
从此以后关四牛被迫成为了勤奋向上的道德标兵!
关小娘子尽管只有七岁,还没出祠堂,已经有七大姑八大姨来和程氏商讨婚事了。
个个都是人精,毕竟令牌和簪子给的是关小娘子,只要娶了她什么都有。
可是程氏又不是傻子,自家女儿得了贵人眼,只要严加管教,以后嫁去县城做个小吏太太也不成问题,有了这两个牌子等于给夫家一层底气,这样的儿媳妇只要不作死,基本都能打横走。
程氏自诩不是傻子,当然不可能把女儿匆匆嫁出去。
反而是更加用工的管教关小娘子,甚至动用了娘家的关系请来了一个女红大师教她刺绣,还破例允许她和几个哥哥一起在村里听私塾。
曾经连令牌字都不会的关小娘子,却在几年后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才女。
撤去牌局的四人终于聊起了正经事
她把景元娘的供状给刘栩看了一下,也拿出那张盖有刘茂官印的信件递了过去。
刘栩把信拿在手上,每个字都观察片刻,最后才断然说“此信字迹,的确是我父亲的。只是我父亲,他遣词造句却不是我父亲的习惯。而且..”
刘栩把信拿过来,指向了一个“瑜”字,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的祖母柳氏,单名就一个瑜字。所以我父亲每次写这个字的时候,都会避讳,可是这事没有太多人知道。”
裴疆迫不及待的挤过去看,还朝着她急不可耐地说“姑姑,是真的耶!”
刘栩双手把信奉还给她,却转而掏出另外一封信递了过来。
原来是她外祖父刘家家主,刘君云的亲笔信。
信中表扬了她刚正不阿,没有顾忌可能是她表哥就容忍了这等祸国殃民的事情,以及表示为了护卫她的安全,把刘家的一百五十骑兵给她捎了过来,以后就交给她使用了。
得到了表扬和礼物的人,清了清喉咙“现在情况大家都知道了,具体怎么办?大家也可以各抒己见。”
裴疆:“我觉得应该先去新安县城,带上新安县兵,免得假刘茂那边的人狗急跳墙!”
司徒恒:“我觉得假刘茂迟迟未归,背后之人是否已经知道我们识破了此局仍未可知?而真的刘大人此事必定是危机四伏,性命堪忧!”
刘栩:“司徒兄所言甚是,虽然家父为官理应为国尽忠,可是我毕竟身为人子,无法坦然面对失去父亲的可能。所以我请求两位殿下,立刻带兵去弘农营救家父。”说罢正身再行了一次大礼。
她:“大家所言甚是!”
既然定下了立刻奔赴弘农营救真刘茂,眼下就要连夜收拾行囊。
倒是陈允那边还在做曲辕犁的研究,她想了想,决定让几个小丫鬟和柳烜留下来陪着陈允继续做测试,顺便多做一套样板,出来以后由柳烜带着赶赴洛阳交给皇兄,毕竟这种利国利民的神器,还是要交给大BOSS才能更好的推广,让更多人收益。
黛儿坚决拒绝:“丹朱和碧儿可以留下来,可是我却不可以。殿下信任我升我为女官,我既然比几个小的多了几分荣誉,便也该比她们多担些责任。”
“我们家黛儿长大了,竟然懂得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司徒恒和刘栩同时喝了声彩,倒是把她吓了一跳。
抄袭不可取,她赶紧重申此乃道门前辈所作,反正不可解释的她都丢给道门背锅,谁让皇兄当时把她扔王屋山去驱邪,牛鼻子老道总不能只拿好处不承担责任吧?
反正这种玄学的东西,谁也没法让她真的拿出什么证据来。
谁让他们与道门无缘对吧?
九月初十,天刚刚破晓,他们一行人已经都收拾好了行李
一辆马车载了假刘茂,一辆马车载了怀孕的景元娘。
孟临单独护送景元娘,她把黛儿也留给景元娘,一来她可以帮忙照顾孕妇,二来也是黛儿骑术欠佳。
而她、裴疆、司马恒兄弟和陈阿牛带着假刘茂做急先锋。
所有人换上了胡服,按照她的要求绑好了裤脚,准备千里奔赴。
每天都来的小豆丁关小娘子准时出现,却发现自己这段时间的小伙伴已经要离开了。
两眼泪汪汪地瞧着她“裴娘子,你要走了吗?沅儿舍不得你。”
她掏出早已准备好的锦盒,交给关小娘子,用手捋了捋自己给她煎的齐刘海
“关小娘子是乖孩子,乖孩子不哭哦。裴娘子现在有正经事情要做。可是我会一直想关小娘子的!你也会一直想我对不对?”
哭成泪人的关小娘子疯狂地点头。
司徒慎不肯去告别,瞧见小伙伴来了,再也忍不住地小跑过来。
一边含着泪,一边拿出一个竹牌子,上面还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关字
“关小娘子!这个竹牌子给你,你不要忘记我,我以后赚钱了就回来看你!”
关小娘子接过去放在怀中,狠狠地点了点头。
小样,司徒慎这个熊孩子还挺有心思的,上次陈允给他们做扑克牌,他就拿着剩余的料子在那一个人磨来磨去,原来是做个吊坠哄妹子!
她特意交代陈允,以后把最开始的初代版本曲辕犁,留给关家村。
借宿了这么彼此间都有了感情,何况犁在关家村,小媳妇会回去告诉自家十里八乡的人的亲戚们。
他们会来关家村参观这个神器,去学习去模仿去宣传开来。
在孟临过来表示出发的时间点到了,再不出发就赶不上在太阳下山之前去到驿站借宿。
她只能狠心的推开怀中的关小娘子,利索的翻身上马。
甩了一鞭子,一马当先的奔了出去。
司徒慎也依依不舍地跟着大哥离开了关家村。
关小娘子在原地哭了好久,还是她母亲程氏亲自过来把她哄了家去。
关小娘子回家把裴惠娘给的锦盒打开,里面是一支赤金雕灵猴捧桃簪,做工精细,美轮美奂。
可是最令人吃惊的是压着的两个牌子,竟然是铜造的,这么两块铜已经是价值不菲,上头依稀还刻了几个字
可惜关小娘子识得的字不多,只能举着问亲娘程氏“娘,这个牌子上面写的是什么啊?”
程氏接过一看,两个牌子背后一个雕了双龙,一个雕了双凤,翻过正面一看
一块上刻“定王.疆”,一块上刻“长公主.荥阳”,程氏顿时两眼一花,战战兢兢的放回锦盒
不敢隐瞒,马上告知了丈夫关大牛和公公关大。
于是关家村有牌面的人都被叫了去祠堂里集合
关大坐在主位,满脸喜色
关大牛紧紧抱着锦盒,就怕一失手砸了,得罪了天下最贵的贵人,小命就怕保不住了
关小娘子一脸懵逼,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被亲妈换了一身新衣服,带来了祠堂。
关家村的女孩据说只有在出生的时候会被抱过来祠堂,上族谱,禀明祖宗,
可是关小娘子这次却被带来了祠堂,还被坐在主位地爷爷关大抱着。
这往常都是嫡亲哥哥关文才有的待遇。
关大清了清喉咙,摆了摆手,喜气洋洋地说“乡亲们,我们关家村时来运转了。原来前些日子借助的贵人,竟然是京城里的定王殿下和荥阳长公主殿下。”
底下顿时像炸开了
“我的乖乖,裴公子和裴娘子两兄妹竟然是皇帝老儿的儿子和女儿?”
“瞎说,是陛下的妹妹和儿子,我上次听见裴公子唤裴娘子“姑姑”来着”
“我的天啊!我上次竟然还敢和王爷、公主讨价还价?”关四牛吓出了一身冷汗,差点摊在了地上,还是隔壁的关六牛扶了四哥一把。
“原来裴娘子是公主吗?难怪她什么都懂?”关小娘子悄悄地在爷爷耳边问
“那是当然!陛下是天定的人间帝王,公主便是天上仙女下凡!”关大理直气壮地回答。(裴惠娘:我不是!我没有!你瞎说!)
特别是在展示了那两块令牌和金簪以后,关家村祠堂的热闹更是上了几分。
大家争相蹭王气,本来关四牛想下手摸一下,还没碰到就被大哥关大牛狠狠赏了一手刀。
关大牛冷冰冰地说:“这可是两位殿下赏给我们家小沅的,万一被你碰坏了,以后两位殿下追究起来可是要诛九族的!”
关家村的人基本上都在关小娘子的九族之内,闻言差点要把关四牛用眼神分尸了。
二哥关二牛最是聪明,从九族突然想到了关四牛:“还好两位殿下不介意,四弟还想坑蒙拐骗两位殿下,要不是人家大度,咱们就要像过年庙会的戏文里被诛了九族!”
整个祠堂一听,都是要沸腾了!想到自己的小命可能因为关四牛不保了,几个哥哥关大牛、关三牛当即拍板接下来要好好教育四弟,底下的几个弟弟五牛和六牛,也用那种恶狠狠的眼神瞅着关四牛。
关四牛:我...我还没坑成功啊!哭!
特别是知道两位殿下把两个神器都留给他们关家村,关四牛在村子里的日子更加难过了。
村民嫌他坑蒙拐骗恩人,家人嫌他没有抓紧机会像关小娘子一样抱上大腿。
否则说不得那金簪就是自己的了对吧!
从此以后关四牛被迫成为了勤奋向上的道德标兵!
关小娘子尽管只有七岁,还没出祠堂,已经有七大姑八大姨来和程氏商讨婚事了。
个个都是人精,毕竟令牌和簪子给的是关小娘子,只要娶了她什么都有。
可是程氏又不是傻子,自家女儿得了贵人眼,只要严加管教,以后嫁去县城做个小吏太太也不成问题,有了这两个牌子等于给夫家一层底气,这样的儿媳妇只要不作死,基本都能打横走。
程氏自诩不是傻子,当然不可能把女儿匆匆嫁出去。
反而是更加用工的管教关小娘子,甚至动用了娘家的关系请来了一个女红大师教她刺绣,还破例允许她和几个哥哥一起在村里听私塾。
曾经连令牌字都不会的关小娘子,却在几年后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才女。
本文网址:https://smmqy.com/xs/1/1265/32723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smmqy.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