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章 我才不改姓
推荐阅读:万界融合:我能调控爆率、热爱篇章、异界奇遇奇葩故事、大宋河山、星铁,从雅利洛开始的法师之旅、喜羊羊时空大冒险、修仙界魁首,小师叔杀疯了、武功尽失,只能去当魔法师了、清风惊鸿客、太好了,是变态邻居,我们没救了、
日头在西方渐渐地下沉,烟霞将天空悄悄染成粉紫色,浪漫又梦幻。
秋寒烟踏着黄昏步入林府时,林府上下的丫鬟小厮正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张贴对联,高挂灯笼。
月华阁里,立春正对着房面前站在椅子上的小厮指挥道:“往左些,歪了歪了!你怎么这么笨!”
小厮挠挠头,“立春姐,我觉得贴得很正啊!”
“哪正了?你下来,让我来。”立春性格咋咋呼呼,当下就拨开了小厮,自己踩在凳子上贴对联去了。
原来快要到春节了啊。
不知怎的,秋寒烟看见这一幕蓦地十分委屈,就想起了秋娘。往常的每个春节都是她与秋娘一同过的,今年她却要待在林府过了。
春节要同亲人一起过,可林府甚至这个偌大的京城哪有她秋寒烟的亲人,哪有陪她过春节的人。
也不知秋娘这会在做什么,过得好不好,想不想她。
“看见了吧,还是我贴的整齐!”贴完对联,立春丝毫不顾及形象地从椅子上跳了下来,拍拍手上的灰。
立春满意地看了一眼自己贴的对联,回身正巧看见秋寒烟站在月华阁门口,眼眶微红,十分惹人心疼,她关心道:“小姐?你怎么了?可是在外面受委屈了?”
“无事,方才灰尘迷了眼。”许是因着方才马车里那一场无望的悸动,秋寒烟觉着自己今日着实多愁善感了些。
秋寒烟朝屋里走去,倔强的背影看起来似乎有些单薄,“立春,帮我换身衣裳,待会福年就要来传膳了。”
晚间,秋寒烟换上一袭月白小袄,前去偏厅用晚膳。
偏厅前挂着两串红灯笼,随风微微摇摆,橙红的光晕也随着轻轻摇曳。
厅内,林夫人、林明珠与林国公三人正在坐上说着俏皮话讨老夫人欢心,四个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衬得坐在一旁闭着眼拨珠子的林浅池和刚进门见礼的秋寒烟如同外人一般。
老夫人也不朝秋寒烟见礼的方向看一眼,只摆摆手道:“起来坐吧。”她嘴上虽是不说,但心里还是对这个硬脾气不服管的孙女颇有些微辞。
随即,像是刻意一般,老夫人突然话锋一转,“明珠啊!来,坐到奶奶这来,让奶奶仔细看看。”
林夫人笑呵呵地起身坐到林国公身旁,将老夫人身边的位置让与林明珠,“快过去。”
“奶奶!”林明珠亲昵地挽上老夫人的胳膊撒娇。
“明珠可真是我的乖孙女,既听话又让人省心。”老夫人若有若无地瞥了秋寒烟一眼,“要是人人都像你这般省心就好了。”
林明珠露出一个讨喜的笑容,“孝顺奶奶是明珠应当的。”
“眼瞧着你们都一一个转眼都长到这么大了,”老夫人语气忽地有些感伤,“我这人也老了,不中用了,半截身子也快入土了...”
林国公急急忙忙打断她,“母亲这是说的什么话...”
老夫人抬手止住林国公的话头,继续道:“过几日正元你和皓月正好去旁系带回来个孩子,趁着年前赶紧上族谱、入宗祠,让他正儿八经地成为我们林家的人。”
“这样也算了了我的心愿,正元有儿有女,林府可算能过个团圆年了。”
林夫人已没了那天不甘的神色,忙笑着应道:“这几日就去,母亲就安心在家等吧。”明日她只需随意挑一个孩子,只要能搪塞住老夫人就行。
反正前几日国公已经应允她了,绝不会把林府的家业留给这个孩子。
老夫人满意地冲林夫人点点头,随后才转向秋寒烟,将今日的目的说出来:“正巧寒烟也找回来了,趁着年前与那孩子一同改姓、上族谱、入宗祠吧。”
“看到林府如此圆满,我真是死而无憾啊,就算是日后到了天上也能跟老国公交代了。”老夫人眸中含泪,眼神殷切地看着秋寒烟,似乎秋寒烟不同意便是要让她抱憾而终一样。
林国公喝茶的动作一顿,端着茶盏,不动声色地用余光打量着秋寒烟。
秋寒烟不卑不亢地看着老夫人,一字一句顿道:“寒烟不更名,不改姓,也不入族谱。”她可算明白老夫人绕了一大圈是在做什么,原来是给她扣高帽呢。
老夫人顿时捂着心口气道:“寒烟,你这是何意?我们林家的血脉怎能跟外人姓呢?日后去了地下,你让我怎么与林家的列祖列宗交代?”
她语气又气又急,身子佝偻起来,只说了几句便呼哧呼哧地喘得厉害。
“母亲,”林国公忙起身扶着老夫人给她顺气,“秋寒烟,你回到林府之后便一直拖着不愿改姓,林府的女儿姓秋,你可知道外人会怎么猜测你、猜测我们林府?”
“寒烟啊,你真是伤透了奶奶的心,”老夫人拿帕子擦了擦泪,捶胸顿足道:“你是要让奶奶死不瞑目啊!”
林国公紧跟着道:“不孝有三,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此乃一不孝也。”他吹胡子瞪眼地指着秋寒烟,“秋寒烟,你三番两次的忤逆父母,可谓之大不孝!”
二人一替一句,也不知是母子之间太过默契,还是怎么回事,一致将不孝的罪名扣到秋寒烟身上,丝毫不提秋寒烟回到林府后林府是怎么对她的。
见识了林府这一家子前世与今生做出来的奇葩事,秋寒烟甚至觉得今日饭桌上这一出是林国公与老夫人安排好的。
她瞧着垂泪的老夫人和脸红脖子粗的林国公,不紧不慢地掀开桌上的白玉茶盏盖,呷了一口茶润润嗓子,“非也,相反,寒烟只是太孝顺了。”
“你还狡辩!”林国公怒极反笑,“你倒是跟我说说,你怎么孝顺了?”
“父亲饱读诗书难道从未听过‘养母大于天,生母小于边’这句话吗?生而不养配为人母?配为人父?”
“你听听你这话说的,”林国公听到秋寒烟说自己不配为人父,当即恼羞成怒,“我们可是故意弄丢你的?还不是...”
秋寒烟起身,打断林国公的话,“寒烟生下来就被人丢弃在了冒着寒烟的冰天雪地里,是秋娘捡到了奄奄一息的我,故而给我起名寒烟。”
“秋娘捡到我时,我已浑身僵硬,快没了气息。秋娘硬是背着我走了几里地,才寻到肯治的郎中,守了寒烟三天三夜,才将寒烟从阎王爷的手里抢过来。”
“五岁那年,同村的孩子嘲笑寒烟没爹,常常欺负寒烟。秋娘一个不爱惹事的人,硬是撸起袖子揍了那些孩子的父母,让他们好好管教孩子,替寒烟出气。”
“八岁那年村子里闹饥荒,秋娘一个瘦弱妇人为了寒烟能吃的上饭,硬是学会了如何打猎,好些时候差点丧命于深山。”
“还有许多,父亲还要听吗?”秋寒烟缓缓扫视了林府几人一眼,“而彼时我的亲生父母在做些什么?”
秋寒烟瞧着林国公略微有些心虚地低下了头,冷冷哼了一声,继续道:“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若是没有秋娘,寒烟有几条命都不够用。秋娘对我的养育之恩如此深重,寒烟若是改了秋娘姓难道不算不孝吗?”
“寒烟孝顺,自然是要跟着秋娘姓。”
秋寒烟说完这一番话,不动声色地用余光悄悄观察着她的三位亲人脸上的神情。林国公与老夫人因着羞愧十分不自在,可是林夫人的神情却说不出的怪异,没有半分羞愧或者心疼之色。
半晌,林国公才开口道:“委屈你了寒烟,可为父也没能料到有人会将你...调换啊。诚如你所说,那位秋娘对你,对我们林府有极大的恩情。为父会派人送去钱财感谢她的,你也不必太过负担...”
“父亲认为给了钱财便能将秋娘的养育之恩一笔勾销了?”不待林国公回答,秋寒烟接着问道:“所以父亲还是认为生恩比养恩大么?”
林国公一时有些讪讪,“这是自然,没有我们,你怎会有机会来到这个世上。”
“那明珠姐姐还在我们林府做什么?父亲也只是她的养父罢了?”秋寒烟故作惊讶道:“想必姐姐的亲生父母一定很思念你,姐姐若是还不改姓回去那可是大不孝之罪啊!”
林明珠气得直咬牙,谁要回那个被抓出来顶罪的贱婢家!她身上流着的就是林府的血!
她脸色一暗,当即便要跳出来说些什么,林夫人伸手在桌子底下狠狠拧了她一把,她这才老老实实地又坐回去。
林国公被秋寒烟堵得哑口无言,一时之间有些进退两难。
偏厅一派安静,突然,一旁拨珠子的林浅池忽地开口道:“二姐说得真好,浅池受教了。佛曰:‘知恩报恩’,二姐竟领悟得如此透彻,佛祖一定会庇佑你。”
“方才二姐那番话令浅池受益匪浅,”林浅池拨弄着她的佛珠做了个阿弥陀佛的手势,随后冲着林国公道:“浅池生母去得早,自小也是道观里的师父将浅池拉扯大的,师父对浅池的养育之恩深重,故而浅池也想将名字改成师父赐予的法号。”
秋寒烟踏着黄昏步入林府时,林府上下的丫鬟小厮正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张贴对联,高挂灯笼。
月华阁里,立春正对着房面前站在椅子上的小厮指挥道:“往左些,歪了歪了!你怎么这么笨!”
小厮挠挠头,“立春姐,我觉得贴得很正啊!”
“哪正了?你下来,让我来。”立春性格咋咋呼呼,当下就拨开了小厮,自己踩在凳子上贴对联去了。
原来快要到春节了啊。
不知怎的,秋寒烟看见这一幕蓦地十分委屈,就想起了秋娘。往常的每个春节都是她与秋娘一同过的,今年她却要待在林府过了。
春节要同亲人一起过,可林府甚至这个偌大的京城哪有她秋寒烟的亲人,哪有陪她过春节的人。
也不知秋娘这会在做什么,过得好不好,想不想她。
“看见了吧,还是我贴的整齐!”贴完对联,立春丝毫不顾及形象地从椅子上跳了下来,拍拍手上的灰。
立春满意地看了一眼自己贴的对联,回身正巧看见秋寒烟站在月华阁门口,眼眶微红,十分惹人心疼,她关心道:“小姐?你怎么了?可是在外面受委屈了?”
“无事,方才灰尘迷了眼。”许是因着方才马车里那一场无望的悸动,秋寒烟觉着自己今日着实多愁善感了些。
秋寒烟朝屋里走去,倔强的背影看起来似乎有些单薄,“立春,帮我换身衣裳,待会福年就要来传膳了。”
晚间,秋寒烟换上一袭月白小袄,前去偏厅用晚膳。
偏厅前挂着两串红灯笼,随风微微摇摆,橙红的光晕也随着轻轻摇曳。
厅内,林夫人、林明珠与林国公三人正在坐上说着俏皮话讨老夫人欢心,四个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衬得坐在一旁闭着眼拨珠子的林浅池和刚进门见礼的秋寒烟如同外人一般。
老夫人也不朝秋寒烟见礼的方向看一眼,只摆摆手道:“起来坐吧。”她嘴上虽是不说,但心里还是对这个硬脾气不服管的孙女颇有些微辞。
随即,像是刻意一般,老夫人突然话锋一转,“明珠啊!来,坐到奶奶这来,让奶奶仔细看看。”
林夫人笑呵呵地起身坐到林国公身旁,将老夫人身边的位置让与林明珠,“快过去。”
“奶奶!”林明珠亲昵地挽上老夫人的胳膊撒娇。
“明珠可真是我的乖孙女,既听话又让人省心。”老夫人若有若无地瞥了秋寒烟一眼,“要是人人都像你这般省心就好了。”
林明珠露出一个讨喜的笑容,“孝顺奶奶是明珠应当的。”
“眼瞧着你们都一一个转眼都长到这么大了,”老夫人语气忽地有些感伤,“我这人也老了,不中用了,半截身子也快入土了...”
林国公急急忙忙打断她,“母亲这是说的什么话...”
老夫人抬手止住林国公的话头,继续道:“过几日正元你和皓月正好去旁系带回来个孩子,趁着年前赶紧上族谱、入宗祠,让他正儿八经地成为我们林家的人。”
“这样也算了了我的心愿,正元有儿有女,林府可算能过个团圆年了。”
林夫人已没了那天不甘的神色,忙笑着应道:“这几日就去,母亲就安心在家等吧。”明日她只需随意挑一个孩子,只要能搪塞住老夫人就行。
反正前几日国公已经应允她了,绝不会把林府的家业留给这个孩子。
老夫人满意地冲林夫人点点头,随后才转向秋寒烟,将今日的目的说出来:“正巧寒烟也找回来了,趁着年前与那孩子一同改姓、上族谱、入宗祠吧。”
“看到林府如此圆满,我真是死而无憾啊,就算是日后到了天上也能跟老国公交代了。”老夫人眸中含泪,眼神殷切地看着秋寒烟,似乎秋寒烟不同意便是要让她抱憾而终一样。
林国公喝茶的动作一顿,端着茶盏,不动声色地用余光打量着秋寒烟。
秋寒烟不卑不亢地看着老夫人,一字一句顿道:“寒烟不更名,不改姓,也不入族谱。”她可算明白老夫人绕了一大圈是在做什么,原来是给她扣高帽呢。
老夫人顿时捂着心口气道:“寒烟,你这是何意?我们林家的血脉怎能跟外人姓呢?日后去了地下,你让我怎么与林家的列祖列宗交代?”
她语气又气又急,身子佝偻起来,只说了几句便呼哧呼哧地喘得厉害。
“母亲,”林国公忙起身扶着老夫人给她顺气,“秋寒烟,你回到林府之后便一直拖着不愿改姓,林府的女儿姓秋,你可知道外人会怎么猜测你、猜测我们林府?”
“寒烟啊,你真是伤透了奶奶的心,”老夫人拿帕子擦了擦泪,捶胸顿足道:“你是要让奶奶死不瞑目啊!”
林国公紧跟着道:“不孝有三,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此乃一不孝也。”他吹胡子瞪眼地指着秋寒烟,“秋寒烟,你三番两次的忤逆父母,可谓之大不孝!”
二人一替一句,也不知是母子之间太过默契,还是怎么回事,一致将不孝的罪名扣到秋寒烟身上,丝毫不提秋寒烟回到林府后林府是怎么对她的。
见识了林府这一家子前世与今生做出来的奇葩事,秋寒烟甚至觉得今日饭桌上这一出是林国公与老夫人安排好的。
她瞧着垂泪的老夫人和脸红脖子粗的林国公,不紧不慢地掀开桌上的白玉茶盏盖,呷了一口茶润润嗓子,“非也,相反,寒烟只是太孝顺了。”
“你还狡辩!”林国公怒极反笑,“你倒是跟我说说,你怎么孝顺了?”
“父亲饱读诗书难道从未听过‘养母大于天,生母小于边’这句话吗?生而不养配为人母?配为人父?”
“你听听你这话说的,”林国公听到秋寒烟说自己不配为人父,当即恼羞成怒,“我们可是故意弄丢你的?还不是...”
秋寒烟起身,打断林国公的话,“寒烟生下来就被人丢弃在了冒着寒烟的冰天雪地里,是秋娘捡到了奄奄一息的我,故而给我起名寒烟。”
“秋娘捡到我时,我已浑身僵硬,快没了气息。秋娘硬是背着我走了几里地,才寻到肯治的郎中,守了寒烟三天三夜,才将寒烟从阎王爷的手里抢过来。”
“五岁那年,同村的孩子嘲笑寒烟没爹,常常欺负寒烟。秋娘一个不爱惹事的人,硬是撸起袖子揍了那些孩子的父母,让他们好好管教孩子,替寒烟出气。”
“八岁那年村子里闹饥荒,秋娘一个瘦弱妇人为了寒烟能吃的上饭,硬是学会了如何打猎,好些时候差点丧命于深山。”
“还有许多,父亲还要听吗?”秋寒烟缓缓扫视了林府几人一眼,“而彼时我的亲生父母在做些什么?”
秋寒烟瞧着林国公略微有些心虚地低下了头,冷冷哼了一声,继续道:“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若是没有秋娘,寒烟有几条命都不够用。秋娘对我的养育之恩如此深重,寒烟若是改了秋娘姓难道不算不孝吗?”
“寒烟孝顺,自然是要跟着秋娘姓。”
秋寒烟说完这一番话,不动声色地用余光悄悄观察着她的三位亲人脸上的神情。林国公与老夫人因着羞愧十分不自在,可是林夫人的神情却说不出的怪异,没有半分羞愧或者心疼之色。
半晌,林国公才开口道:“委屈你了寒烟,可为父也没能料到有人会将你...调换啊。诚如你所说,那位秋娘对你,对我们林府有极大的恩情。为父会派人送去钱财感谢她的,你也不必太过负担...”
“父亲认为给了钱财便能将秋娘的养育之恩一笔勾销了?”不待林国公回答,秋寒烟接着问道:“所以父亲还是认为生恩比养恩大么?”
林国公一时有些讪讪,“这是自然,没有我们,你怎会有机会来到这个世上。”
“那明珠姐姐还在我们林府做什么?父亲也只是她的养父罢了?”秋寒烟故作惊讶道:“想必姐姐的亲生父母一定很思念你,姐姐若是还不改姓回去那可是大不孝之罪啊!”
林明珠气得直咬牙,谁要回那个被抓出来顶罪的贱婢家!她身上流着的就是林府的血!
她脸色一暗,当即便要跳出来说些什么,林夫人伸手在桌子底下狠狠拧了她一把,她这才老老实实地又坐回去。
林国公被秋寒烟堵得哑口无言,一时之间有些进退两难。
偏厅一派安静,突然,一旁拨珠子的林浅池忽地开口道:“二姐说得真好,浅池受教了。佛曰:‘知恩报恩’,二姐竟领悟得如此透彻,佛祖一定会庇佑你。”
“方才二姐那番话令浅池受益匪浅,”林浅池拨弄着她的佛珠做了个阿弥陀佛的手势,随后冲着林国公道:“浅池生母去得早,自小也是道观里的师父将浅池拉扯大的,师父对浅池的养育之恩深重,故而浅池也想将名字改成师父赐予的法号。”
本文网址:https://smmqy.com/xs/1/1353/35056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smmqy.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